书名或作者
正文关键词
声明: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.org,kanripo.org, db.itkc.or.kr 和 zh.wikisource.org
卷一
卷一 第 1a 页 WYG0609-0783a.png
钦定四库全书
 汉制考卷一      宋 王应麟 撰
  周礼
胥徒注此民给徭役者若今卫士矣 疏卫士亦给徭
 役故举汉法况之
  贡禹传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太半宽繇役
膳夫注今时美物曰珍膳
酒人注奄今谓之宦人 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
卷一 第 1b 页 WYG0609-0783b.png
 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官女
 疏侍史官婢举汉法言之或曰官女者汉时有此别
 号案左氏晋惠公之女名妾称为官女谓宦事秦公
 子亦云宦女也
  贡禹传诸官奴婢十万馀人
大府注大府为王治藏之长若今司农矣 疏汉时司
 农主府藏故史游章云司农少府国之渊
司会注司会主天下之大计计官之长若今尚书 疏
卷一 第 2a 页 WYG0609-0783c.png
 汉之尚书亦主大计故举以况之也
  成帝纪建始四年罢中书宦官初置尚书员五人
职内注职内主入也若今之泉所入谓之少内 疏汉
 之少内亦主泉所入案王氏汉官解云小官啬夫各
 擅其职谓仓库少内啬夫之属各自擅其条理所职
 主由此言之少内藏聚似今之少府但官卑职碎以
 少为名
  丙吉传少内啬夫白吉曰食皇孙亡诏令注云少
卷一 第 2b 页 WYG0609-0783d.png
  内掖庭主府藏之官也
大宰八法注郑司农云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若今
 博士大史大宰大祝大乐属大常也 疏汉始叔孙
 通为奉常后改为大常
八则注禄若今月奉也 疏古者禄皆月别给之汉之
 月奉亦月给之
九职注郑司农云閒民谓无事业者转移为人执事若
 今佣赁也
卷一 第 3a 页 WYG0609-0784a.png
九赋注赋口率出泉也今之算泉民或谓之赋此其旧
 名与 疏汉法民年二十五已上至六十出口赋钱
 人百二十以为算
  食货志董仲舒曰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 贡禹
  传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
  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宜令儿七岁去
  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元帝令民产子七岁乃
  出口钱 盐铁论曰虽三十而以顷亩出税加之
卷一 第 3b 页 WYG0609-0784b.png
  以口赋更繇之役 理道要诀汉高帝每岁人常
  赋百二十钱至孝文时省俭减至四十武帝事边
  费广人产子三岁则出口钱孝宣减人算三十孝
  成减四十光武有产子复以三年之算
关市山泽谓占会百物币馀占卖国中之斥币皆末作
 当增赋者若今贾人倍算矣
小宰注宫刑在王宫中者之刑建明布告之纠犹割也
 察也若今御史中丞 疏应劭云秩千石朝会独坐
卷一 第 4a 页 WYG0609-0784c.png
 副贰御史大夫内掌兰台图籍外督刺史纠察百寮
 故举汉法况之
八成注郑司农云质剂谓市中平价今时月平是也(平/音)
 (病/)
傅别质剂皆今之劵书也
岁终则令群吏致事注使赍岁尽文书来至若今上计
  疏汉之朝集使谓之上计吏谓上一年计会文书
 及功状也
卷一 第 4b 页 WYG0609-0784d.png
宪禁于王宫注宪谓表县之若今新有法令云
宰夫八职注治要若岁计也治凡若月计也治目若今
 日计也
赞治若今起文书草也 疏起文书草乃后判决是为
 赞治之法
治叙次序官中如今侍曹伍伯传吏朝也 疏汉时五
 人为伍伯长也是五人之长言传吏朝者传在朝群
 吏诸官事务于朝也胥于什长亦然故举汉法况之
卷一 第 5a 页 WYG0609-0785a.png
 也
书其能者与其良者注郑司农云若今时举孝廉贤良
 方正茂才异等 疏孝廉者谓孝弟廉絜贤良即经
 中良者谓有贤行而良善也云方正者人虽无别行
 而有方幅正直者也云茂才者汉光武讳秀时号为
 茂才即经云能者也云异等者四科不同等级各异
 故云异等
宫正次舍注次诸吏直宿若今部署诸庐者舍其所居
卷一 第 5b 页 WYG0609-0785b.png
 寺
  史记秦纪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西京赋曰徼道
  外周千庐内傅胡广曰卫士于周垣下为区庐
几其出入注郑司农云若今时宫中有罪禁止不得出
 亦不得入及无引籍不得入宫司马殿门也 疏今
 时谓汉法言引籍者有门籍及引人乃得出入也又
 云司马殿门者汉宫殿门每门皆使司马一人守门
 比千石皆号司马殿门也
卷一 第 6a 页 WYG0609-0785c.png
  元帝纪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
  母兄弟通籍应劭曰籍者为二尺竹牒设其年纪
  名字物色县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颜师古
  曰司马门者宫之外门也卫尉有八屯卫候司马
  主卫士徼巡宿卫每面各二司马故谓宫之外门
  为司马门窦婴传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王嘉
  传为郎坐户殿门失阑免梁孝王传梁之侍中郎
  谒者著引籍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亡异
卷一 第 6b 页 WYG0609-0785d.png
凡邦之事跸注郑司农云国有事王当出则宫正主禁
 绝行者若今时卫士填街跸也 疏汉仪大驾行幸
 使卫士填塞街巷以止行人备非常也
宫伯凡在版者注郑司农云版名籍也以版为之今时
 乡户籍谓之户版
以时颁其衣裘注衣裘若今赋冬夏衣 疏夏时班衣
 冬时班裘赋班也皆赐授之义
庖人共祭祀之好羞注谓四时所为膳食若荆州之䱹
卷一 第 7a 页 WYG0609-0786a.png
 鱼青州之蟹胥虽非常物进之孝也 疏郑见当时
 有之(集韵蝑蟹/醢四夜切)
外饔飨士庶子注士庶子卫王宫者若今时之飨卫士
 矣
  王尊传正月行幸曲台临飨罢卫士如淳曰诸卫
  士更尽得代去故天子自临而飨之和熹邓后纪
  旧事岁终当飨遣卫士注盖宽饶传岁尽交代上
  临飨罢卫卒是也
卷一 第 7b 页 WYG0609-0786b.png
亨人注爨今之灶 疏周礼仪礼皆言爨论语王孙贾
 云宁媚于灶祭法天子七祀之中亦言灶自孔子已
 后皆言灶
腊人乾肉注大物解肆乾之谓之乾肉若今凉州乌翅
 矣
疡医五毒注今医方有五毒之药
酒正五齐注泛者成而滓浮泛泛然如今宜成醪矣醴
 犹体也成而汁滓相将如今恬酒矣盎犹翁也成而
卷一 第 8a 页 WYG0609-0786c.png
 翁翁然葱白色如今酂白矣(酂在/何反)缇者成而红赤如
 今下酒矣沈者成而滓沈如今造清矣 疏宜成说
 以为地名故曹植酒赋曰宜成醴醪苍梧缥清若马
 融所云今之宜成会稽稻米清似宜成以为酒名故
 刘杳要雅亦以宜成为酒名二者未知孰是恬酒于
 五齐中为恬故以恬酒况之酂白汉时萧何所封地
 名酂(释文即今之白醝酒/宜作醝作酂假借也)也下酒谓曹床下酒其色
 红赤故以缇名之案郑下注五伯缇衣亦赤黑色也
卷一 第 8b 页 WYG0609-0786d.png
 造清汉时造清熟则滓沈故以况沈齐也
三酒注事酒酌有事者之酒其酒则今之醳酒也昔酒
 今之酋久白酒所谓旧醳者也清酒今中山冬酿接
 夏而成 疏事酒冬酿春成以汉之醳酒况之昔为
 久酋亦远久之义故以汉之酋久白酒况之但昔酒
 对事酒为清若对清酒则为白故云酋久白酒也晋
 语云味厚寔昔毒酒久则毒也昔酒为久冬酿接春
 清酒久于昔酒自然接夏也中山郡名故魏都赋云
卷一 第 9a 页 WYG0609-0787a.png
 醇酎中山沈湎千日
四饮注浆今之酨浆也酏今之粥(酨昨/再反) 疏酨之言载
 米汁相载汉时名为酨浆内则有黍酏酏饮粥稀者
 之清也
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汪益之者以饮诸臣若
 今常满尊也 疏言益之故常满故以汉法况之
浆人六饮注凉今寒粥若糗饭杂水也 疏案内则饮
 内有滥无凉彼郑云以周礼六饮较之则滥凉也纪
卷一 第 9b 页 WYG0609-0787b.png
 莒之间名诸为滥言诸者非一之义内则名凉为滥
 参验相当
凌人治鉴注鉴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禦温
 气 疏汉时名为甀即今之瓮是也
夷槃注汉礼器制度大槃广八尺长丈二尺深三尺漆
 赤中 疏叔孙通前汉时作汉礼器制度多得古之
 周制故郑君依而用之也周谓之夷槃汉谓之大槃
 是别代异名(丧大记注汉礼大盘广八尺长/丈二深三尺赤中夷槃小焉)
卷一 第 10a 页 WYG0609-0787c.png
笾人注笾竹器如豆者其容实皆四升 疏依汉礼器
 制度而知也
朝事之笾注鲍者于室中糗乾之出于江淮鱐者析
 乾之出东海 疏郑以目验知之言室者谓
 为室
今河间以北煮穜麦卖之名曰逢燕人脍鱼方寸切其
 腴以啖所贵 疏引汉法證麷亦是熬煮之麦引时
 事證膴亦是腹腴以拟祭与啖贵者同也
卷一 第 10b 页 WYG0609-0787d.png
馈食之笾注馈食荐孰也今吉礼存者特牲少牢诸侯
 之大夫士祭礼也 疏天子诸侯祭祀之礼亡
醢人馈食之豆豚拍注郑大夫杜子春云今河间名䐁
 胁声如锻镈
盐人饴盐注盐之恬者今戎盐有焉 疏即石盐是也
幕人注帟王在幕若幄中坐上承尘
掌次皇邸注郑司农云皇羽覆上邸后版也玄谓后版
 屏风与染羽象凤皇羽色以为之 疏言后版者谓
卷一 第 11a 页 WYG0609-0788a.png
 为大方版于坐后画为斧文言屏风者据汉法况之
 无正文故言与以疑之
外府掌邦布之入出注布泉也布读如宣布之布其藏
 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无不遍泉始盖
 一品周景王铸大泉而有二品后数变易不复识本
 制至汉唯有五铢久行王莽改货而异作泉布多至
 十品今存于民间多者有货布大泉货泉货布长二
 寸五分广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其圜好径二分
卷一 第 11b 页 WYG0609-0788b.png
 半足枝长八分其右文曰货左文曰布重二十五铢
 直货泉二十五大泉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
 泉直十五货泉径一寸重五铢右文曰货左曰泉直
 一也 疏汉书食货志周景王时患泉轻将更铸大
 泉单穆公曰不可王不听铸大泉文曰宝货汉兴为
 秦泉重难用更令民铸榆荚钱至孝文有司言榆荚
 三铢轻易奸诈请铸五铢至王莽居摄变汉制更造
 大泉径寸二分重一十二铢文曰大泉直五十又造
卷一 第 12a 页 WYG0609-0788c.png
 契刀形如刀直五百又造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
 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至莽即真罢五铢
 钱异作泉布多至十品其布有大布次布弟布壮布
 中布差布厚布幼布么布小布是为货十品也其泉
 十品者莽居摄作大泉错刀契刀即真作小钱么钱
 幼钱布钱壮钱天凤年更造货布与货钱为十品莽
 以刘有金刀罢契刀错刀从莽至汉末郑君时见行
 此三者故云今存于民间也彼文货布无有奇广八
卷一 第 12b 页 WYG0609-0788d.png
 分半足支长八分等十一字此郑君目所觌见以义
 增之耳彼大泉直五十言十五者亦误当从五十为
 正也王莽之大泉盖与景王所铸大泉亦异也(愚桉/武帝)
 (铸五铢疏谓孝/文作五铢误也)
  周语景王二十一年铸大钱韦昭注钱者金币之
  名所以贸买物通财用也古曰泉后转曰钱单穆
  公云古者有母平子子权母而行然则二品之来
  古而然矣郑君云钱始一品至景王有二品省之
卷一 第 13a 页 WYG0609-0789a.png
  不熟耳前后汉纪武帝元狩五年行五铢钱(王莽/时废)
  光武建武十六年始行五铢钱齐孔觊曰自汉铸
  五铢至宋文帝历五百馀年不变者轻重可法得
  货之宜也
币赍注郑司农云赍或为资今礼家定赍作资
司会书契版图注书谓簿书契其最凡也版户籍也图
 土地形象田地广狭 疏汉时以簿书记事至于馀
 物记事亦谓之簿书故举汉法而言也汉之户籍皆
卷一 第 13b 页 WYG0609-0789b.png
 以版书之故以汉法况
职内凡受财者受其贰令而书之注受财受于职内以
 给公用者贰令者谓若今御史所写下本奏王所可
 者书之若言某月某日某甲诏书出某物若干给某
 官某事(下户/嫁反) 疏御史掌赞书用财者先奏白于王
 王许可则御史赞王为辞下职内是其贰令职内则
 书之为本案然后给物与之
职币以书揭之注郑司农云揭之若今时为书以著其
卷一 第 14a 页 WYG0609-0789c.png
 币(著直/略反)
掌皮会其财赍注赍所给予人以物曰赍今时诏书或曰赍
 计吏 疏汉时考使谓之计吏有诏赐与之则曰赍
 引之證赍是与人物也
内宰教六宫注六宫若今称皇后为中宫矣 疏汉旧
 仪有此事也
  哀帝纪中宫注皇后之宫
禁其奇邪注奇邪若今媚道 疏汉法有官禁云敢行
卷一 第 14b 页 WYG0609-0789d.png
 媚道者谓道妖邪巫术以自衒媚故举汉法證经
内小臣阴事注阴事群妃御见之事若今掖庭令昼漏
 不尽八刻白录所记推当御见者
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注中门为外内为中若今
 宫阙门
女祝招梗禬禳注四礼唯禳其遗象今存 疏汉时招
 梗及襘不行唯禳一礼汉日犹存其遗象
典妇功物书而揭之注郑司农云书其贾数而著其物
卷一 第 15a 页 WYG0609-0790a.png
 若今时题署物
内司服袆衣揄狄阙狄注今世有圭衣者盖三翟之遗
 俗 疏汉时有圭衣刻为圭形缀于衣是由周礼有
 三翟别刻缯缀于衣汉俗尚有故云三翟遗俗也
素沙注素沙者今之白縳也(縳音绢今/作绢字)六服皆袍制以
 白縳为里使之张显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 疏
 素沙为里无文故举汉法而言谓汉以白縳为里以
 周时素沙为里耳
卷一 第 15b 页 WYG0609-0790b.png
缝人棺饰注汉礼器制度饰棺天子龙火黼黻皆五列
 又有龙翣二其戴皆加璧 疏明天子加数与丧大
 记不同之义
翣柳注书曰分命和仲度西曰柳榖(度音/宅) 疏济南伏
 生书传文度亦居也柳者诸色所聚日将没其赤兼
 有馀色故云柳榖
  吴虞翻奏郑玄解尚书违失古大篆卯字读当为
  卯古柳卯同字而以为昧
卷一 第 16a 页 WYG0609-0790c.png
追师副编注副之言覆所以覆首为之饰其遗象若今
 步繇矣服之以从王祭祀编编列发为之其遗象若
 今假紒矣服之以桑也 疏汉之步繇谓在首之时
 行步繇动此据时目验以晓古至今去汉久远亦无
 以知之矣假紒亦是郑之目验以晓古至今亦不知
 其状也
  续汉舆服志皇后入庙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
  珠桂枝相糺八爵九华熊虎赤罴天禄辟邪南山
卷一 第 16b 页 WYG0609-0790d.png
  丰大特六兽东观汉记章帝诏东平王苍以光烈
  皇后假髻帛巾各一衣一箧遗王
屦人注复下曰舄襌下曰屦古人言屦以通于复今世
 言屦以通于襌俗易语反与 疏汉时名复下者为
 屦并通得下襌之屦
夏采建绥注今礼家定作蕤 疏谓今说礼之家蕤宾
 在午月一阴爻生阴气委蕤于下故旌旗之緌亦定
 作蕤也
卷一 第 17a 页 WYG0609-0791a.png
媒氏注媒之言谋也谋合异姓使和成者今齐人名曲
 (鱼列/反)曰媒
  汉书注孟康曰媒酒教颜师古曰齐人名曲饼曰
  媒
司门注司门若今城门校尉主王城十二门 疏都司
 总监十二门官故举汉法况之
囿人注囿今之苑 疏此据汉法以况古古谓之囿汉
 家谓之苑
卷一 第 17b 页 WYG0609-0791b.png
大司徒建邦之土地之图注土地之图若今司空郡国
 舆地图 疏案汉萧何收秦图籍以知天下阨塞广
 远至后汉乃有司空郡国地图舆者车舆其前牙曲
 地形不可正方故云舆地图也案职方亦云掌天下
 之图注直云如今司空舆地图不云郡国者彼以司
 马主九畿并夷狄而言故不得云郡国此经云主人
 民之数则唯据九州之内故此注云郡国也
  武帝元狩六年御史大夫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
卷一 第 18a 页 WYG0609-0791c.png
  立齐燕广陵三王淮南王安与左吴等按舆地图
  部署兵所从入疏谓后汉乃有盖考之未详也光
  武披舆地图指示邓禹建武十五年封皇子大司
  空上舆地图马援曰前披舆地图见天下郡国百
  有六所肃宗建初中案舆地图令诸国户口皆等
  租入(史记正义天为盖地/为舆故云舆地图)
皂物注郑司农云皂物柞栗之属今世间谓柞实为皂
 斗
卷一 第 18b 页 WYG0609-0791d.png
日至之景注郑司农云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
 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
 阳城地为然 疏颍川郡阳城县是周公度景之处
 古迹犹存
  王朴曰古者植圭于阳城以其近洛也盖尚歉其
  中乃在洛之东偏开元十二年遣使天下候影南距
  林邑北距横野中得浚仪之岳台应南北弦居地
  之中司马公曰日行黄道每岁有差地中当随而
卷一 第 19a 页 WYG0609-0792a.png
  转移故周在洛邑汉在颍川阳城唐在汴州浚仪
其食者半参之一四之一注土均均邦国地贡轻重之
 等其率之也公之地以一易侯伯之地以再易子男
 之地以三易必足其国礼俗丧纪祭祀之用乃贡其
 馀若今度支经用馀为司农榖矣 疏据汉法以况
 之
保息六注宽疾若今癃不可事不算卒可事者半之也
  疏汉时癃病不可给事不算计以为士卒若今废
卷一 第 19b 页 WYG0609-0792b.png
 疾者也可事者谓不为重役轻处使之取其半功而
 已似今残疾者也
正治而致事注致事上其计簿 疏汉时考吏谓之计
 吏据其使人也此言计簿据其文书也
  宣帝黄龙元年谓上计簿具文而已御史察计簿
  疑非实者按之匡衡传郡定国界上计簿更定图
  言丞相府贡禹传郡国择便巧史书习于计簿能
  欺上府者以为右职
卷一 第 20a 页 WYG0609-0792c.png
小司徒以岁时入其数注若今四时言事 疏汉承周
 后皆四时入其数今时白役簿皆在于冬代异时殊
 故有革别也
大比注郑司农云五家为比故以比为名今时八月案
 比是也要谓其簿 疏汉时八月案比而造籍书周
 以三年大比未知定用何月故以汉法八月况之
  后汉皇后纪汉法常因八月算人汉仪注曰八月
  初为算赋
卷一 第 20b 页 WYG0609-0792d.png
乡师前后之屯注郑大夫读屯为课殿 疏当时俗有
 课殿之语故读从之
乡大夫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
 者皆舍注郑司农云征之者给公上事也舍者谓有
 复除舍不收役事也贵者谓若今宗室及关内侯皆
 复也服公事者谓若今吏有复除也老者谓若今八
 十九十复羡卒也疾者谓若今癃不可事者复之
 疏四事皆若今者并举汉法况之
卷一 第 21a 页 WYG0609-0793a.png
  盐铁论今宽力役之政二十三始赋五十六而免
  所以辅耆壮而息老艾也
兴贤者能者注郑司农云兴贤者谓若今举孝廉兴能
 者谓若今举茂才 疏孝悌廉絜人之德行故以孝
 廉况贤者茂才则秀才也才人之技艺故以况能者
 也
党正以岁时涖较比注郑司农云如今小案比 疏此
 举汉法言小案比对三年大比为小耳
卷一 第 21b 页 WYG0609-0793b.png
族师春秋祭酺注酺者为人物灾害之神也较人职又
 有冬祭马步则未知此世所云蝝螟之酺与人鬼之
 步与盖亦为坛位如雩禜云 疏酺不知何神故举
 汉法以况之但汉时有蝝螟之酺神又有人鬼之步
 神故两言之
封人注畿上有封若今时界矣 疏汉时界上有封树
 故举以言之
  急就篇顷町界亩畦埒封
卷一 第 22a 页 WYG0609-0793c.png
置其纼注郑司农云纼著牛鼻绳所以牵牛者今时谓
 之雉与古者名同 疏自汉以前皆谓之纼案少仪
 云牛则执纼纼则纼之别名
楅衡注楅设于角衡设于鼻如椵状也 疏汉时有置
 于犬之上谓之椵(音/加)故举以况衡
鼓人以金錞和鼓注錞錞于也圜如碓头大上小下乐
 作鸣之与鼓相和 疏錞于之名出于汉之大予乐
 官其形并出彼文而知之也
卷一 第 22b 页 WYG0609-0793d.png
以金镯节鼓注镯钲也形如小钟军行鸣之以为鼓节
  疏形如小钟者亦据汉法而言也
以金铙止鼓注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以止击鼓
  疏铙如铃无舌者亦约汉法而知也
以金铎通鼓注铎大铃也 疏亦约汉法知之
牛人共其牛牲之互注互若今屠家县肉格
充人展牲注郑司农云展具也具牲若今时选牲也玄
 谓展牲若今夕牲也 疏夕牲此举汉法以况之
卷一 第 23a 页 WYG0609-0794a.png
  丙吉子显从祠高庙至夕牲日乃使出取斋衣颜
  师古注未祭一日其夕展视牲具谓之夕牲
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注廛里者若今云邑里居矣
  疏异义公羊十一税远近无差汉制收租田有上
 中下与周礼同义
闾师疏刘琰问夫家之征与夫布其异如何郑答云夫
 家之征者田税如今租矣夫布者如今算敛在九赋
 中者也
卷一 第 23b 页 WYG0609-0794b.png
遗人十里有庐三十里有宿注庐若今野候徒有庌也
 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矣 疏此举汉法以况义汉
 时野路候迎宾客之处皆有庌舍与庐相似汉法十
 里有亭有三老人皆有宫室故引以为况也
保氏九数注郑司农云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
 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夕桀(夕音/的)句股也
  疏方田已下皆依九章算术而言今有重差夕桀
 句股此汉法增之马氏注以为今有重差夕桀夕桀
卷一 第 24a 页 WYG0609-0794c.png
 亦是算术之名与郑异案今九章以句股替旁要则
 旁要句股之类也 少仪正义云九数之名书本多
 误儒者所解方田一粟米二差分三少广四商功五
 均输六方程七赢不足八旁要九云今有重差句股
 者郑司农指汉时云今世于九数之内有重差句股
 二篇其重差即与旧数差分一也去旧数旁要而以
 句股替之为汉之九数即今之九章也马融干宝等
 更云今有夕桀各为二篇未知所出
卷一 第 24b 页 WYG0609-0794d.png
  郑玄传通九章算术注周公所作也凡九篇方田
  粟米差分少广均输方程傍要盈不足句股马续
  传善九章算术注刘徽九章算术方田一粟米二
  差分三少广四商功五均输六盈不足七方程八
  句股九并无重差夕桀刘徽九章算经序伏羲氏
  始画八卦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记称隶首
  作数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
  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名
卷一 第 25a 页 WYG0609-0795a.png
  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(阙/)称删补故较其目则与
  古或异而所论者多(阙/)语也凡望极高测绝深而
  兼知其远者必用重差句股则必以重差为率故
  曰重差也一方田以御田畴界域二粟米以御交
  质变易三褒分(差/也)以御贵贱禀税四少广以御积
  羃方圆五商功以御功程积实六均输以御远近
  劳费七盈不足以御隐杂互见八方程以御错糅
  正负九句股以御高深广远梅福传齐桓之时有
卷一 第 25b 页 WYG0609-0795b.png
  以九九见者唐艺文志刘向九章重差一卷
调人凡有斗怒者成之注郑司农云成之谓和之也和
 之犹今二千石以令解仇怨后复相报移徙之此其
 类也
媒氏嫁殇注郑司农云今时娶会是也
司市以次叙分地注次谓吏所治舍思次介次也若今
 市亭然 疏举汉法而言
  张平子西京赋廓开九市通阛带阓旗亭三重俯
卷一 第 26a 页 WYG0609-0795c.png
  察百隧周制大胥今也惟尉注汉宫阙疏曰长安
  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史记褚先生
  曰臣为郎与方士会旗亭下
质剂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
 物要还矣 疏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劵与古质剂
 同也
思次介次注思次若今市亭也介次市亭之属别小者
 也
卷一 第 26b 页 WYG0609-0795d.png
量度者注若今处斗斛及丈尺也
以玺节出入之汪玺节印章如今斗简封矣 疏案汉
 法斗简封其形方上有封简其内有书则周时印章
 上书其物识事而已
  左传正义周时印已名玺但上下通用
泉府以国服为之息注以其于国服事之税为息也王
 莽时民贷以治产业者但计赢所得受息无过岁什
 一 疏此与周少异周时不计其赢所得多少据本
卷一 第 27a 页 WYG0609-0796a.png
 徵利王莽时虽计本多少为定及其徵科唯据所赢
 多少假令万泉岁还赢万泉徵一千赢五千徵五百
 馀皆据利徵什一也
司关以节传出之注传如今移过所文书 疏传则过
 所文书
  文帝十二年除关无用传张晏注传信也若今过
  所也释名曰过所至关津以示之或曰传
掌节使节皆金也注今汉有铜虎符 疏證周时节用
卷一 第 27b 页 WYG0609-0796b.png
 铜之意
门关用符节注符节者如今宫中诸官诏符也玺节者
 今之印章也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将送者执此
 节以送行者皆以道里日时课如今邮行有程矣以
 防容奸擅有所通也 疏符节已下周法无文故皆
 约汉法况之案太史公本纪汉文帝二年九月初与
 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
 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国合符符合乃听受
卷一 第 28a 页 WYG0609-0796c.png
 之竹使符者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
 至第五张宴曰符以代古之圭璋从简易也郑引之
 者欲明汉时铜虎符本出于此也
  后汉杜诗上疏旧制发兵以虎符其馀徵调竹使
  而已
遂人夫一廛注郑司农云扬子云有田一廛谓百亩之
 居也玄谓廛城邑之居王莽时城郭中宅不树者谓
 不毛出三夫之布 疏引莽时事者證廛是城郭中
卷一 第 28b 页 WYG0609-0796d.png
里宰以岁时合耦于锄注锄者里宰治处也若今街弹
 之室于此合耦使相佐助因放而为名 疏郑以汉
 法况之汉时在街置室简弹一里之民于此合耦使
 相助佐因放而名锄也
  金石录汉都乡正街弹碑在汝州界故昆阳城中
  其岁月略可见盖中平二年正月而其额题都乡
  正街弹碑莫知其为何碑也水经鲁阳县有南阳
  都乡正卫为碑平氏县有南阳都乡正卫弹劝碑
卷一 第 29a 页 WYG0609-0797a.png
  隶释亦以为卫弹碑盖未考此注也酸枣令刘熊
  碑云悯念烝民劳苦不均为作正弹造设门更
合人耦则牛耦亦可知也 疏周时未有牛耦耕至汉
 时搜粟都尉赵过始教民牛耕今郑云合牛耦可知
 者或周末兼有牛耦至汉赵过乃绝人耦专用牛耦
 故郑兼云焉
  山海经后稷之孙叔均始作牛耕周益公曰窃疑
  耕犁起于春秋之间故孔子有犁牛之言而弟子
卷一 第 29b 页 WYG0609-0797b.png
  冉耕亦字伯牛月令季冬出土牛示农耕早晚贾
  谊新书刘向新序俱载邹穆公曰百姓饱牛而耕
  暴背而耘大率在秦汉之际何待赵过过特教人
  耦犁共二牛费省而功倍尔
旅师平颁其兴积注县官徵聚物曰兴今云军兴是也
  疏郑举汉法况之兴皆是聚积之义也
草人土化之法注化之使美若泛胜之术也 疏汉时
 农书有数家泛胜为上故月令注亦引泛胜
卷一 第 30a 页 WYG0609-0797c.png
  蓺文志农家泛胜之十八篇(音凡/)
稻人芟夷之注郑司农说今时谓禾下麦为夷下麦言
 芟刈其禾于下种麦也
迹人邦田之地政注田之地若今苑也
掌蜃共白盛之蜃注盛犹成也谓饰墙使白之蜃也今
 东莱用蛤谓之叉灰云 疏蜃蛤在泥水之中东莱
 人叉取以为灰故以蛤灰为叉灰
囿人牧百兽注备养众物也今掖庭有鸟兽自熊虎孔
卷一 第 30b 页 WYG0609-0797d.png
 雀至于狐狸凫鹤备焉
司稼出敛法注敛法者丰年从正凶荒则损若十伤
 二三实除减半 疏举法以况义谓汉时十分之内
 伤二分三分馀有七分八分者实除减半者谓就七
 分八分中为实在仍减去半不税于半内税之以凶
 荒所优饶民法也
槁人外内朝冗食注外朝司寇断狱弊讼之朝也今司
 徒府中有百官朝会之殿云天子与丞相参决大事
卷一 第 31a 页 WYG0609-0798a.png
 焉是外朝之存者与内朝路门外之朝也冗食者谓
 留治文书若今尚书之属诸直上者 疏引汉法说
 之谓以次当直留在朝宿不复须以食供之冗散也
 外内朝上直诸吏谓之冗吏亦曰散吏
  续汉历志熹平四年冯光陈晃言历元不正诏以
  群臣会司徒府议注蔡邕集载三月九日百官会
  府公殿下东面校尉南面侍中郎将大夫千石六
  百石重行北面议郎博士西面户曹令史当坐中
卷一 第 31b 页 WYG0609-0798b.png
  而读诏书公议蔡邕前坐侍中西北近公卿与光
  晃相难问是非焉 后百官志注蔡质汉仪曰司
  徒府与苍龙阙对厌于尊者不敢号府应劭曰丞
  相旧位在长安时府有四出东西门耳国每有大
  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殿西王侯以下更衣并存
  每岁州郡听采长吏臧否民所疾苦还条奏之是
  谓举谣言举谣言者掾属令史都会殿上主者大
  言某州郡行状周礼外朝干宝注曰礼司徒府中
卷一 第 32a 页 WYG0609-0798c.png
  有百官朝会殿 朝士注今司徒府有天子以下
  大会殿亦古之外朝
 
 
 
 
 
 
卷一 第 32b 页 WYG0609-0798d.png
 
 
 
 
 
 
 
 汉制考卷一